青光眼来势凶猛,警惕这种致盲性眼病

在刚过去的2024年6月6日,是第29个全国“爱眼日”,今年的主题是“关注普遍的眼健康”。活动重点是聚焦近视等屈光不正、青光眼、白内障、眼底病、角膜盲等重点眼病,大力宣传全年龄段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的重要意义。

不同眼疾患者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,下面我们就来谈谈青光眼——全球排在首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。

6月10日,长沙爱尔眼科医院收治了一位36岁的年轻小伙,患者自诉一开始只是眼睛干涩、疲劳,休息后均会缓解,视力下降单纯以为近视。有一天开车时突然发现左眼失明,这才引起本人重视,并到长沙爱尔眼科医院就诊。

经过完善相关眼部检查,小伙被诊断为双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(右眼晚期 、左眼绝对期)。听到这个消息,小伙后悔不已,自责没有重视而早点来院就诊……

什么是青光眼?

青光眼,是一种主要表现为眼压升高、视神经损害的眼病。而眼内压是维持眼球正常形态和功能的重要因素,而青光眼患者的眼内压往往超过正常范围(正常范围为10~21mmHg),继而对视神经造成压迫甚至不可逆的损伤,因此青光眼也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
青光眼的成因?

青光眼的成因多种多样,包括遗传、先天性发育异常、外伤、药物因素以及全身性疾病等。遗传因素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,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患病风险相对较高。此外,先天性发育异常也可能导致青光眼的发生,如胚胎期和发育期内眼球的房角组织发育异常。眼球受到外伤、某些药物以及如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,也可能诱发青光眼。

青光眼有表现?

不同类型的青光眼,其表现可有差异。常见的症状包括视模糊、眼胀突发性视力下降伴头痛、眼痛、流泪等。

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或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初期,患者可能只是偶尔感到视物模糊或眼胀,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及加重,视野会逐渐变窄,最终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。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先兆期可出现虹视现象(即看灯光或其他光源时,光源周围出现彩色光环),这是由于眼压升高时,角膜水肿导致光线散射和折射而出现彩虹状。此外急性发作期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、剧烈眼痛等,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与眼压升高有关,因此及时监测和控制眼压对于青光眼的治疗至关重要。

青光眼的分类?

临床上青光眼可以分为三大类:原发性青光眼、继发性青光眼、儿童(发育)性青光眼。但不管哪种类型的青光眼,如果没有及时干预,都可发展为视神经进行性萎缩,视力逐渐下降,最终导致失明。

青光眼如何预防

由于青光眼发病过程有相当的隐蔽性,所以主动进行健康检查对于早期发现青光是非常必要的。

除此之外,青光眼的预防主要从生活方式和眼部保健入手。首先,保持生活、饮食、起居规律,劳逸结合,避免过度劳累。其次,戒烟限酒,避免摄入过多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。此外,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情绪过度波动,以减轻精神压力对眼部健康的影。

还有,日常应避免在强光下阅读或工作,同时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,保持适当的用眼距离和姿势。

需要注意,青光眼是一种会对视力构成严重威胁的眼科疾病,有青光眼家族史或眼外伤病史的人、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、高度近视及糖尿病患者均属于青光眼的易患人群。对于该人群,更需要到眼科门诊进行常规检查,以便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!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